对于这波调控政策的效果,舆论大致有两个声音,一是整体市场已经走向滑行甬道,量价低走是必然;另外一个声音是,市场只是暂时调整,大势不减。虽然此番调控如此密集和严苛,但是对未来市场的研判,谁也不能轻下定论。
但是,笔者要说的是,短期市场的走向变动是可以略作推理判断的,方法是分析潜在供应。
以70年产权的新房商品住宅为例(不含自住型商品房),从潜在供应中分析未来一年内可能出现的市场走向和市场格局。
进入主题:
未来一年内将有305万平米商品住宅上市,却是六年里历史供应量最低值,占年均成交量的1/2
通过对2011~2016六年中北京已成交未上市的土地进行整理,含潜在供应量的项目89个,其中,已开工未上市的纯新项目25个。
89个项目合计待售规模约430万平米,其中,已经取得施工许可证但没有入市的商品住宅面积约305万平米,就是说这305万平米会在未来一年内上市销售。
PS:在房地产开发的流程中,往往是先做好产品规划,再获取施工证,进入施工阶段。本文数据均来自已取得施工证的项目统计。
305万㎡,什么概念?对比分析。
2011~2016六年里北京商品住宅年均供应量约为725万㎡,305万仅为此值的42%。如果从历年成交面积看,年均成交面积约752万㎡,是305万㎡的2.5倍。
可以看出,按照历史年均成交量与未来一年北京商品住宅供应量相比,供需严重失衡。
如果说限购起到了削减需求量的作用,那么我们就做个简单的推理。假设限购、限贷等政策可以削减30%的市场需求量,那么按照六年成交面积均值752万㎡计算,也就是526万㎡,依旧大于305万㎡的供应量。
这样的结果是什么?供需失衡,价格高企。
不仅如此,即将在一年内上市的305万㎡的商品住宅,全部是高端住宅,中低端住宅基本已经断档。
未来供应结构分析:
1.价格:
六环以内项目总价600万起,其中五环以内仅有9个项目,套均总价在2000万起,四环以内的项目套总价基本在4000万起。
PS:价格采用为项目已经成交的均价作为基础,对未有成交的个案项目进行实际调研获得。
500万以下项目仅有10个,密云为主要供应区域:
假如有人认为政府对预售价格有硬性的限制,有可能影响价格下跌。有个不可争辩和回避的事实,如果房价出现大幅下跌,必然引起之前购房者的愤怒,砸售楼处事小,社会稳定事大。
从这一角度,也可以解析北京市长2016年年底的军令“确保2017年房价环比不增长”。不增长不代表下跌。房价只会在2016年的高点基础上,继续上涨,只是涨幅缓慢了。
2.看类型:
未来一年内上市的项目,已知产品类型的面积约280万平米。普宅占比约63%,别墅占比约24%,综合(普宅+别墅)产品约13%。
3.看面积
目前,市场上预售价格受到政府管控,取证项目基本控制在8万元以内。如果单价被限制了,难道房子就真的便宜了吗?还得看总价,因为决定购房者购买房子的是总价。
看未来一年要上市的项目中的产品面积比例吧。未来一年上市的项目中,已知产品面积的73个,户型100㎡以下的有16个,100~140㎡的14个,140~180㎡的18个,180㎡以上的25个。值得注意的是,户型100㎡以下的项目比率仅为22%。
4. 北京各区域商品住宅潜在供应排行榜
综上所述,对于北京未来一年的市场格局有了基本的呈现。对于价格方面,虽然目前政府严格把控闸门,但开发商是不会轻易妥协的。但凡开发商资金链健康,不急于回笼资金的话,一定会咬牙度过这个阶段,等待更好的入市时机。当然,这取决于政府调控的执行力度和持续时间。